大家都知道,化肥價格的影響因素包括原料價格、電價、運輸價格等主要因素。這幾年,運輸、電價的政策的變化,對化肥價格影響頗大,造成化肥價格呈大波浪變化。下麵,小編帶您一起了解這些年,化肥電價的變化吧!
2015年4月13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布《關於降低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和工商業用電價格的通知》指出,自2015年4月20日起,全國工商業用電價格平均每千瓦時下調約1.8分錢。上述《通知》還要求,逐步取消化肥電價優惠,化肥生產用電執行相同用電類別的工商業用電價格。隨即,全國各地啟動了取消化肥生產優惠電價的進程,化肥生產電價優惠幅度小的地方,直接取消優惠;優惠幅度大的地方分步取消,2016年4月20日起全國不再保留化肥生產優惠電價。
據了解,化肥電價優惠幅度各省標準不一樣,以安徽電網為例,大工業35千伏線路的合成氨電價為0.65元/千瓦時,而中小化肥享受的優惠電價為0.4413元/千瓦時,優惠幅度達30%以上。
取消用電優惠對於尿素企業影響較大,但在三個月前業內已有過一波關於取消優惠電價的輿論,當時帶來了一定漲幅,也就是說市場已經提前消費掉這個利漲因素,因此,其對接下來的價格影響不大。
具體分析,尿素生產企業主要分為煤頭、氣頭、還有油頭。油頭成本比其他都高。所以基本不采用石油來生產。所以就基本形成氣頭(以天然氣為原材料)和煤頭(以煤礦資源為原材料)。目前電價影響的主要是煤頭企業。
對於煤頭企業來說,噸耗電大約在800-1200度左右,電價上調0.1元/度,則煤頭企業成本增加幅度或在80-120元/噸,此次調價(電價優惠取消)可謂讓傳統煤化工企業雪上加霜,利潤空間再次被大幅壓縮。
而對於氣頭企業來說,其噸耗電量一般會少於煤頭企業,多在330-600度左右,這意味著此次電價上調,氣頭企業成本會有30-60元/噸左右的增加。部分企業自備電廠生產的,成本波動有限。
另外一些近年新建尿素企業,單套裝置產能高於52萬噸/年,一直未享受電價優惠,此次調整並未增加成本,反而是相對成本增加的企業來說具有一定優勢。
化肥生產電價上漲,肯定會直接導致氮肥企業的噸產品生產成本增加,但不會增加很多,一般在80元左右,但對部分高耗能尿素企業來講,成本增加可能不止100元/噸,而部分先進航天爐工藝的產能,成本增加僅40元/噸左右。
其實,綜上所述,可以看到化肥電價的調整,有可能會帶來一波新的化肥漲價浪潮!
(來源 陳振興 農財網農化寶典)